新闻公告

News

我校十项科技成果荣获202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发布时间 : 2024-04-30 16:58 出处 : 科学技术研究院

近日,202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奖励决定及授奖清单公布。19位科学家、196项成果获奖,其中:52项成果荣获北京市自然科学奖,包括一等奖13项,二等奖39项;24项成果荣获北京市技术发明奖,包括一等奖6项,二等奖18项;120项成果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包括一等奖31项,二等奖89项。

根据《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经市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市政府批准,授予方忠、汤广福北京市突出贡献中关村奖,授予陈恺、孙琼等8位青年科学家北京市杰出青年中关村奖,授予博思维克、本诺伊·帕克丹姆等9位外国科学家北京市国际合作中关村奖,授予“神经干细胞多样性和人脑系统性发育机制研究”等13项成果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复合材料与超材料中的偏微分方程理论与谱理论研究”等39项成果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大型复杂构件高效高质量制造关键技术及装备”等6项成果北京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中远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关键技术及应用”等18项成果北京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移动终端影像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等31项成果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增强现实(AR)光栅波导显示光学器件的研发及产业化”等89项成果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我校十项成果荣获202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其中:主持完成项目4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参与完成项目6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

主持完成项目:

冯志勇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适变复杂电磁环境的超密集移动通信网络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成果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为了解决超密集移动通信中人-机-物差异化设备混合接入导致的网络大容量难题,项目提出了电磁环境深度认知的融合共生网络体系与关键技术,实现网络空间与电磁空间动态耦合,攻克了大流量密度融合组网这一业界难题。项目成果在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部署,并服务于铁路、民航、冬奥等重大活动通信安保领域,推进数字中国战略的实施与5G产业发展。

黄韬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面向服务的网络计算存储融合机理与调控方法”项目成果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项目面向全球互联网正从消费型向算力为核心的生产型互联网时代转变需求,聚焦网络中融入计算与存储功能这一网络变革的重要趋势,系统剖析了网络从一维传输资源向网络计算存储三维资源池化转变面临的基础理论难题与挑战,完成了面向服务的网络计算存储融合机理与调控方法重要科学发现,从基础设施、网络控制、服务应用三个平面分别实现了面向服务的网络计算存储融合表征机理、面向服务的网络计算存储智能管控方法、服务感知的网络计算存储按需调度方法三项核心技术突破,成果在国家大科学装置、运营商网络、行业专网等多个场景进行了转化应用。

明悦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面向宽带网络的跨媒体感知计算技术与应用”项目成果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为了解决网络大数据时代跨媒体信息处理中面临的空间分布性、时间异步性、认知交互性等新特征的挑战,项目发明了网络化跨媒体的不变性特征描述方法,并形成了跨媒体关联及时空义一致性特征学习方法,异构网络协同的分布式数据共享与融合机制等技术创新能,提升了宽带网络跨媒体数据传输处理的稳定性和高效性。项目成果成功应用于国家大数据能源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中国移动网络传输监控一张网等典型场景,本发明的产品获得了多个行业协会的嘉奖和用户认可。有效的支撑了电力关键基础设施运维知识计算应用服务体系建设,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活动,助力冬奥,带动了首都金融、环境、交通等行业发展。

彭海朋、李丽香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数据安全治理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202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针对金融网、政务网等网络中的数据安全面临的挑战,项目提出了基于业务的数据安全治理模型,提出基于机器学习的数据安全分类分级自动化方法,提出敏感数据泄漏自动化甄别技术,提出基于知识图谱的数据泄漏事件取证技术,形成了数据分类分级系统、数据防泄漏系统、数据安全智能管控平台。项目成果成功应用于公共信息服务、金融、电子政务、国防科工等行业领域,得到全国人大、公安部、工信部、网信办等国家机关认可,支撑了杭州亚运会等国家重大活动。

参与完成项目:

彭木根教授参与完成的“低成本Q/V/Ka频段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批量研制及应用”项目成果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乔秀全教授参与完成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绿色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成果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王海智副教授参与完成的“城市燃气隐蔽工程抢险施工及数字赋能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成果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陆月明教授参与完成的“面向工业互联网云边协同场景的攻击面智能感知技术及应用”项目成果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鄂海红教授参与完成的“面向业务安全的动态身份检测,识别及行为风险评估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成果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郭少勇教授参与完成的“能源电力物联自主可控关键技术,成套装备及推广应用”项目成果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希望获奖者再接再厉,勇担重任,再创佳绩。全校科研人员要向获奖者学习,继续发扬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光荣传统和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投身各领域科技创新,着力实现原始创新重大突破,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学校全面建设信息科技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分享到

Baidu
sogou